时光如梭,转眼间秦皇岛基地成立五十年了。五十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五十年励精图治、勤奋进取;五十年峥嵘岁月、铸就辉煌——这是对基地五十年发展最真实的写照。而今,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为基地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留下自己的感悟。虽然没能参与到基地的初创阶段,但我却有幸经历基地的五十岁生日。
2004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带着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希冀与向往来到秦皇岛基地。以网球教练的身份翻开了我工作生涯的第一页。那时吃住在单位,虽然住的是简易房,但是每天充实的工作让我未感觉丝毫的苦累。当时基地的工作重心虽然是保障国家队和发展足球学校,但是对于网球项目的普及和发展也是相当重视,从铺设秦皇岛唯一的标准室外网球场地到网球馆的拔地而起,从开始的无人知晓到学员的逐年上升,从教练的寥寥无几到专职教练组的建立,从职工们对网球的望而却步到积极踊跃的学习训练,每一个阶段我都参与其中,也都深刻感受到了基地的发展。随着单位事业的发展我调到了国家队保障处,虽然调整了岗位,我依然没有卸下教练的角色,看着从小带大的学员一天天地成长和进步,看着职工们对网球的热心关注和积极投入,看着基地大众健身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心里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随着单位工作重心的转移,我的工作重点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开始了对体能训练内容的关注和研究。2017年9月,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前往河北体育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等内容的高水平体能教练员培训。一年脱产的学习,让我对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等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参与运动员的体能与康复训练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自此,也开启了我工作内容新的篇章。在为国家队运动员服务保障的过程中,我从体能与康复训练的新手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教练,从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到备受运动员信赖的教练,这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基地领导审时度势的决策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时间的车轮滚滚前进,随着科学训练的发展,科技保障逐渐融入到运动员日常训练当中,基地也在这科技化的大潮中勇毅前行。成立科技保障处、购置科技体能训练以及测试设备、铺设科学化训练场地、选派人员参加各种培训······这一连串的动作都展示了基地建设国际一流训练基地的发展势头。我也借助着基地这股发展势头,无论是在管理能力方面,还是专业技术方面,持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有资格有能力为基地的腾飞贡献力量。
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包含着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回望来基地工作的十九年,我满怀激情,用深情和汗水书写着我激昂的青春,将执着和努力挥洒在平凡的岗位上。后面的工作还有很多,明天是什么,我们都无从所知,也无从把握,但是相信在基地领导的带领下,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简介:
王晗,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至今在秦皇岛基地(中国足校)工作。曾任场地管理处网球教练、运动康复中心、文化教育处(培训中心)、社会发展处、国家队保障处工作人员。现任科技保障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