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50周年征文选登——相信相信的力量
文章来源:         录入日期: 2024-04-03

中国足球学校建校20年(2016)的时候,我曾受邀写了一篇追忆当年点滴的文章,真的是回忆满满,7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基地又迎来了50年庆,我也由而立之年走向了不惑,再次落笔追忆当年,似乎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悟。

我们是96年第一批进校的学员,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但彼此之间还时常联系,也经常相约逢年过节一起结伴去探望王校长、李导和其他老师们。我发现,我们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当年的很多细节,个个都是如数家珍,甚至比我们的教练记得还要清楚,特别是王校长当年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深深印在了脑海里。

因为在中国足球学校的那段岁月,已经在我们的人生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我们从足校所学到的很多东西也一直伴随着自己走到了现在。

那么在足校这些年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觉得其实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相信。

王校长和李导都坦率地承认过,在我们刚入学的那个秋天,他们其实是有一些担心的,担心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最大的不过15岁,最小的只有8岁,个个都是父母和长辈们的掌上明珠,是否能够适应这种远离父母、半军事化管理、每日出早操的严格训练和管理模式?甚至想过可能要不了两个月会出现大面积的退学潮。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是有些小看了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我们绝大多数坚持到了毕业,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后来跟李导聊起来的时候,我说当初之所以能经受那么多的艰难困苦,之所以能咬牙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们真的相信对足球这份事业的梦想,相信中国足球学校作为足坛黄埔的办学理念,相信王校长提出“要做球星先做人”的要求,能够帮助我们成长,能够得到收获。

其实,同样秉持这份相信的,还有足校的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他们从天南海北汇集到这里,与家人远隔千山万水,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可能都不如和我们这些队员在一起的时间长,除了带训练,他们还要管生活,管纪律,管学习,甚至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教职员工们还自己上手,翻修场地,推土筛沙,开辟出十几片足球场和其他一些训练场地。

已经去世的李润山老先生是我们81年级部的第一任主任,他曾经说过,足校最初的这些教职员工,往往都是身兼多职:当教练,当老师,当保姆,还要当民工。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了,我相信这一定是因为他们知道创业艰难百战多,第一代创业者必然要承担难以想象的艰苦和困难,而他们所坚信的就是他们的付出,必将换来基地的美好未来。

其实,这就是我对自己四年的中国足球学校求学期间最深的一点体会,领导们并没有提出多么宏伟,多么高尚的目标,无论是基地的发展,还是对于我们的成长,他们只是想踏踏实实为中国的足球事业做一点事,而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真的相信了当年的理想,并一直为之奋斗,不仅仅是在足校那些年,也一直伴随自己走到今天。

只有践行者深信自己能够实现的梦想,才能叫做梦想,才能让人为之坚持不懈、甘于承受人所不能,也只有让从业者深信能够达成的目标,他们才愿意去为之努力,去付出辛劳和汗水。梦想和目标,不在于多么高大上,而在于是否能够激发相信的力量。

而这份相信,我曾经在20多年前,从我们的校长到老师,再到同学们的脸上和眼中,真的看到过,对此我深深地相信。

 

 

作者简介:

袁华,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在中国足球学校学习训练。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中心项目主管。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国家体育总局 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
冀ICP备19023389号-1
信息产业部备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