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水池大奖赛即将在秦皇岛基地启航。当赛场的聚光灯尚未点亮,当参赛选手还未踏上征程,有这样一支团队早已进入“战斗状态”——他们穿梭于各项协调工作中,用细致入微的筹备为赛事搭建稳固框架,用专业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个竞赛环节的顺畅,这就是赛事背后的“隐形引擎”——竞赛部。从日程确认到物资协调,从流程规划到信息对接,竞赛部谨记核心职责,将每一份工作落到实处,为即将到来的精彩赛事筑牢根基。
跨国对接,敲定赛事“核心清单”
一场高水平赛事的开启,始于精准的信息确认与人员统筹。竞赛部率先扛起“沟通桥梁”的重任:一方面与国际雪联紧密联动,反复核对竞赛日程的每一个时间节点,确保赛程安排符合国际标准与赛事节奏;另一方面,竞赛部积极联络国际雪联与中国滑雪协会,分别确认国际技术官员信息与国内裁判员选派名单,将 “专业裁判团队”的组建工作前置,为赛事的公平公正奠定人员基础。每一封邮件往来、每一次信息对接,都凝聚着竞赛部对“零误差”的追求,只为让赛事从起步阶段就精准可控。
为做好国外参赛队伍接待工作,竞赛部安排专人接机,队伍抵达基地后,贴心接待办理入住,提醒就餐地点和时间等注意事项,以热情饱满的态度与国外队伍沟通交流,满足他们在训练、生活等方面提出的需求,让国外团队成员感受到尊重、欢迎和舒适,消除文化差异和旅途劳顿,展现基地良好的形象。
精编指南,打造赛事“行动手册”
如果说赛事筹备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竞赛指南就是指引方向的“行动手册”。这份指南不仅涵盖竞赛日程、参赛队伍及人员名单、技术官员名单等核心信息,更提炼出竞赛规则要点,将复杂的规则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内容,方便参赛队伍、裁判团队快速掌握关键要求。从初稿撰写时中英文的反复打磨,到审核阶段的逐字核对,再到印刷分发时的精准配送,竞赛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小到标点符号的准确性,大到日程安排的逻辑性,都经过多轮校验,确保每一本递到参与者手中的指南,都是全面、准确、实用的“赛事说明书”。
统筹协调,明晰竞赛“执行流程”
竞赛部将竞赛流程拆解为“赛前准备-赛中执行-赛后衔接”的清晰模块,同步汇总竞赛中的注意事项——无论是参赛选手的检录要求,裁判团队的工作衔接,还是颁奖仪式的流程设计,亦或是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等等,都在多轮次的工作会议中和比赛场地的沟通对接中逐一明确。确保参赛队伍、技术官员、工作人员都能清晰掌握自身职责与赛事节奏,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协作氛围提前形成。
科学规划,构建赛场“通行秩序”
赛场的进出口规划与注册分区,直接关系到赛事的运行效率与安全保障。竞赛部工作人员结合赛场实际布局,到现场进行精细化的区域划分与流线管理:根据参赛人员、工作人员、观众等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设计互不干扰的通行路线,避免人流拥堵。从图纸设计时的反复推演,到现场标记时的精准定位,竞赛部用“空间规划”的智慧,为赛事构建起井然有序的 “交通网络”。
物资护航,配齐裁判“作战装备”
裁判团队的工作效率,离不开充足的物资保障。竞赛部提前梳理裁判组的工作需求,逐项协调准备所需用品:从保障信息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到处理数据的电脑,再到确保实时沟通的对讲机,每一件物资都经过精心挑选与调试。竞赛部工作人员在赛前及时送达裁判工作区,并协助裁判团队进行设备测试,确保打印机正常打印、对讲机信号通畅、电脑系统稳定运行。这份“物资清单”的背后,是竞赛部对“后勤保障无死角”的承诺,让裁判团队能全身心投入到赛事执裁中。
从跨国沟通到物资筹备,从流程规划到细节把控,竞赛部的每一项工作都围绕“让赛事更专业、更顺畅”的目标展开。目前,竞赛部全体成员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最后阶段的梳理与测试,确保无一疏漏。我们致力于通过专业、严谨、细致的准备工作,为所有参赛者打造一个公平、公正、世界级的竞赛平台,期待与各方共同呈现一场精彩、圆满的冰雪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