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50周年征文选登:漫漫人生路 悠悠基地情
文章来源:         录入日期: 2024-05-14

时光荏苒,流转飞逝。时光一年年走过收获的秋、寒冷的冬、希望的春,终于迎来期待的夏天,岁岁往返更迭。时光仿佛又回到2005年的那个夏天,我走进了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由学生到成人,从校园走入社会的转变总是一个过程,我也深深地感受其中。新身份的陌生感、全新的责任感、归属感不断涌现。在刚来的那些日子里,我站在全新的起点,立足本职岗位工作,一天天的学习、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日子一天天过去,十七年一路走来,一路感动,一路感激。

来单位之初,我被分配到场地管理处担任网球教练员,在这里我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旅程。在工作中既要完成岗位工作,还要参与部门其他各项工作如场地布置、技能培训、体力劳动、理论学习等多项工作,我一次次得到锻炼,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水平。每日工作繁忙而充实,工作结束后与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畅谈一天的辛劳与体会,使我了解到全新的人生体验,看到大家一张张笑脸,我明白原来劳动可以如此的自信与光荣。场地管理处全体职工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不善言辞,不说大话。按时上下班,遵章守纪,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也非常的普通。但是就是在这些普通职工身上我感受到一种敬业奉献的执着追求。单位的稳定、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要靠这些人的,这些平凡的劳动者才是单位发展真正的基石。当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责任凝聚起来的时候,就汇集成了整个单位的全部力量,使我单位的事业发展顺利,稳定。我深深地感动在基层中,感动在真实中,感动在劳动中。

我要感激单位。我想首先是单位为我提供了宝贵工作机会和成长的平台,使我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锻炼、不断成长。虽然自己是运动训练专业,但是当我真正参与具体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所学与单位需要的有很大的差距。对自己的认知,对我自我的价值,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由思想变成现实只有一步之遥,整个过程的工作体验实在是一个很美妙的事情。我还要感激同事。初来期间,单位的同志们给我很多照顾,给了我许多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建议。使我了解到在学校中不曾感受的经验,大家每一份关怀, 一声声温暖的嘱咐,都带给我感动。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这里的每个职工就如我的家长、长辈和兄弟姐妹。大家共同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工作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单位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而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事业。尽管每个人的职务、岗位、工种、能力水平各有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我想,只要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干好的基础上,高度站位去尽量帮助别人,为单位尽到自己的责任,这就已经是对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最好报答了。而且,就我个人而言,自从进入单位以来,就将这个大家庭当成了我生存的基础。大河里有水,小渠才不会干涸。单位兴旺,职工才会受益。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持久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了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努力奉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单位的发展,事业的进步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单位的发展是同步的,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需要单位给我们提供成长的平台, 单位同样需要我们奉献智慧,通力合作贡献力量,多做贡献。今后我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爱岗敬业。我们的单位由若干个不同的部门、岗位、人员组成,这些都是有机的结合体,倘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毛病,小则影响工作,大则会造成损失。职工是结合体的组成部分,只有我们每个职工将自己的岗位打造成优秀岗位,我们的整体才会优秀,我们的单位才会优秀。“独木不成林”,一个人能力再强,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全部的工作。只有人人珍惜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并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其次,要把单位当作成自己的家。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为我们的工作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计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只有顾全了单位这个大家庭,我们的小家庭才有可能美满。像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要努力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多做工作,多学经验,不断总结,勤于思考,不断创新使自己的命运与单位相连。让自己的努力成为单位前进的一块块基石,自然地增加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职工和单位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打造一个全新的单位与职工的和谐亲密地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团队合作氛围,不仅使我们身心愉悦,与此同时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以同心同德为目标,在领导和职工,上级和下级,左邻右舍之间打造一个“团结就是力量”的强大战队。愿我们大家携手为秦皇岛基地的腾飞撑起一片蓝天,让我们用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来崭新的未来。我坚信,基地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简介


杨涛,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至今在秦皇岛基地(中国足校)工作,曾担任基地网球教练、场地管理处和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现任场地管理处副处长。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国家体育总局 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
冀ICP备19023389号-1
信息产业部备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