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50周年征文选登:忆在基地洗衣房工作的时光
文章来源:         录入日期: 2023-05-05

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将迎来成立50周年的历史时刻,为献礼秦皇岛基地成立50周年,基地举办庆祝50周年征文活动。将陆续推送系列征文,愿我们畅叙情谊,同襄盛举,共谱未来!

2006年我在秦皇岛基地接待部负责洗衣房日常管理工作,是一个陌生而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

经过了解,洗衣房当时的具体工作是负责中国足球学校700名学生日常的训练服装、宿舍布草和运动员公寓客房布草的洗涤工作。在实际接触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简单。首先是洗涤设备方面,当时洗衣房分别有100公斤、50公斤、10公斤洗衣机各一台,烫平机一台,烘干机一台,相对于其所承担的任务而言,必须满负荷运转才能勉强应付;其次是人员方面,一共有6名工人,清一色的“娘子军”,最大的55岁,最小的30多岁,整体力量薄弱;再者就是工人的分工比较明确,即3名年龄较大的工人负责布草洗涤,因为布草洗涤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工作相对轻松,3名年龄较轻的工人负责学生周一至周五的服装洗涤和收发,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相对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对于新来乍到的我并没有急于去解决,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而是采取了通过实际工作进一步去了解的方法,去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所在。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增进了与工人大姐们的了解,熟悉了工作流程,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通过交流和沟通,赢得了她们的信任,解决问题的时机逐渐成熟。

工作管理中,最核心的是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首先,采取推动了工作融合的措施,打破“各自为战”的壁垒,形成了工作合力;再者就是让大家对工作方法畅所欲言,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议,汇总后,形成大多数人认可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进行试运行,对在试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想对策来加以解决,从而形成了非常融洽的工作氛围,消除了彼此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优化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得当时有句很流行的话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洗衣服看似简单的工作,然而却深藏学问。就拿给学生洗衣服的问题来说吧,首先是按照班级将学生衣服收起,学生衣服各不相同,例如,所属年级和班别不同、颜色各异、大小不一、数量不等、款式不同等特点。我们使用的办法是以班级为单位将衣服从袖口处用绳子串起来,并在衣服标签处用记号笔进行标注,实行了“双保险”,即使在洗涤中有个别绳子开了,也不至于不好辨别,同时也解决了在洗涤结束后,分筐时出现“跑”到别的筐里的问题。即使是这样,差错问题也时有发生,主要出在晾晒时,有时候因刮风吹掉到地上而造成的。对此,我专门申请采购了批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晾衣架,用不同颜色和不同款式的衣架晾晒不同年级和不同班别的衣服,晾晒时再用绳子将衣架串联起来,这样又加了“双保险”,再加上大家的细心,彻底解决了衣服差错的问题。在洗涤环节上不简化程序,从粗洗、消毒、加料、洗涤时间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位,要求大家抱有“爱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这样洗涤质量就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服务得到了回报,逐步解开了学生们因衣服经常出现差错和洗得不干净而对洗衣房产生的负面心结,同时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另外,布草洗涤方面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当时的公寓虽然不多,但公寓之间所使用的布草也不尽相同,存在“新旧不一、规格不一、质量不一”等问题。所有这些,都给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从布草数量、种类交接上与公寓方面相互确认,避免了交接上的误差,然后就进入装机、预洗、添料、温洗、甩干、熨烫等洗涤程序环节,各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对待,确保洗涤质量落实到位,对发现有个别污染的布草“开小灶”,单独处理,减少损耗。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的辛苦付出,同样得到了客房方面的极大认可。在熨烫时,由于常常因排风不够通畅,所产生的蒸汽在工作间里浓浓地弥漫开来。夏天工作间温度高大家就戏称为“美容养颜洗桑拿”,冬天则比作“云雾缭绕如仙境”。可谓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弹指一挥间。十几年的时光已经过去,洗衣房仍默默坚守在基地院区那个不起眼的位置,平凡得无人问津,行色匆匆时可能还会忽略了它的存在。现在的洗衣房已不再具有为学生洗衣服务的职能,而是承担起了专门为基地各座运动员公寓洗涤布草的光荣任务。多年以来,基地为来自全国各级运动队提供了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每一间客房都少不了洗衣房所贡献的功劳,但他依然保持着“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的状态。如今,洗涤设备也有不少更新,当年的烫平机也“功德圆满”而“光荣退休”,工人们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当年和几位大姐共同工作的时光却历历在目,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朴实善良、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以及对我的包容和无私帮助,一直都在激励我、鞭策我。

前些日子偶到洗衣房,竟惊喜地发现,我当年贴在墙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标语依然完好无缺,我想,它之所以存在,可能与现在洗衣房的管理者对我当年观点的认同分不开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稍作停留。处在新时代,愿我们基地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居安思危,努力工作,认真践行“秦皇岛基地人精神”,把秦皇岛基地建设的更加美好。

谨以此文,向秦皇岛基地成立50周年献礼。

作者简介:

王健,1973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成武,中共党员。1991年12月至2002年4月,北京军区体育工作大队服役;2002年8月,转业分配至秦皇岛基地工作。历任秦皇岛基地车队队长、接待部副主任、国家队保障处副处长、膳食处副处长、后勤管理处副处长、资产管理处处长、学院保障处处长。现任秦皇岛基地社会发展处负责人。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国家体育总局 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
冀ICP备19023389号-1
信息产业部备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