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地(足校)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2010年基地(足校)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工作提出新挑战新要求,主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施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经过不断修改完善,一本凝聚了集体智慧的《常规工作手册》终于出炉了。它涵盖了单位十二个处室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家工作中的“活字典”。全体干部职工按照各自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逐项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的履职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一、 抓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为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服务水平,我们将标准化管理引入各项常规工作,《基地(足校)常规工作手册》为各项常规工作拟定了一套客观、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实现了工作标准化和过程质量的可控性,推动各项常规工作成为领导见微知著的耳目、制定决策的参谋和联系群众的纽带。
一是进一步完善职责。科学定岗定责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也是最大限度激发个人潜能的重要手段。依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逐项梳理了现有的工作职能,每个岗位都从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规范,明确工作标准和质量“标杆”。同时,根据各岗位的具体工作量,合理调配人员,实行“一岗一责”,尽量避免“忙闲不一”。通过明岗位、定职责,层层分解、细化、落实,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管理科学化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了履职自觉化。
二是进一步规范业务。我们发挥标准的功能,用标准对工作各要素、各环节进行合理约束和统一规范,实行标准化管理,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通过细化工作环节,明确评价依据,规范工作流程,实行全程监控,实现了过程的可控性。
三是进一步强化考核。完善每月底工作总结汇报制度,对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进一步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突出总结工作的实效性,对总结汇报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是以表格形式充实完善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二是分管领导在例会中汇报分管工作,加强部门的交流环节,以讲工作结果变为讲完成方式、方法为主,讲工作结果为辅,讲工作创新突破为主。
二、抓流程,提升工作质量。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流程管理。《常规工作手册》进一步强调了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常规管理,坚持管理创新,在实践中形成管理常态,以管理促效益,用管理促发展。
一是强化流程管理。对各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清晰指导工作人员如何具体操作,避免出现失误。《常规工作手册》中的“主要流程”覆盖了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引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帮助最大限度减少主观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二是加强流程监控。加强各项工作的规范与督促,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推动,实现领导、指导、服务一体化。由领导班子和各职能处室组成督察组,定期对处室工作、个人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当即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各部门定期与业务相关处室联系,每周部门例会进一步强化研究工作和加大筹划、部署工作的力度。办公室完善催办制度,及时下发“催办单”,全面掌握情况,推动整体工作开展。
三是抓牢关键环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组织领导能力上,做到既有思路,又把方向;既做示范,又抓督查,既独立运行,又做好全面协调,确保工作运行的整体效果。一般干部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能力上,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会办,体现出工作人员能服务、会协调的良好形象。
四是重点突破创新。每个部门和每位工作人员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薄弱环节,寻求1-2个突破点和创新点,并列入到年度工作目标当中,进一步提高自身开拓精神和工作创新能力,取得实实在在的变化效果。
基地(足校)将进一步清理工作思路,认真落实“抓好维稳工作,确保和谐稳定;抓好经营创收,完成经济目标;抓好职工思想,提高干部水平”三大重点工作,推动单位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