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快讯
2025年备战奥运科学化训练人才培训班在秦皇岛基地开班
文章来源:
录入日期: 2025-04-09

科技赋能训练共筑体育强国梦

4月8日上午,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承办、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协办的“2025年备战奥运科学化训练人才培训班”在秦皇岛基地科教楼报告厅正式开班。本次培训旨在深化巴黎奥运会备战经验总结,强化国际先进训练理念与方法,为我国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杰修、秦皇岛基地副主任陈笑然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省(区、市)体育局、科研院所的92名科医保障人员、教练员代表共同出席开班仪式。

传承使命共探科技化训练新路径

作为出席开班仪式的协办单位代表,秦皇岛基地副主任陈笑然在欢迎辞中表示:“秦皇岛基地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始终秉承‘为运动队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体育事业腾飞’的宗旨。五十余年来,这里见证了百余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成长轨迹,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底蕴。”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既是总局对基地服务能力的肯定,更是对科技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部署。陈笑然副主任期待各位老师学员与基地进行深入的交流,携手探索科学化训练在科技服务保障中的应用,共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科技为引擎续写奥运辉煌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杰修在致辞中指出:“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科技对竞技体育支撑作用愈发关键,2025年作为规划承启之年,优化项目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2024巴黎奥运会的佳绩印证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也阐明科技与人才对竞技体育的重要性。”同时,赵杰修副所长强调:“2028洛杉矶奥运备战周期挑战巨大,科技改变竞争格局,人才创新与科技融合成为新趋势,承办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备战科学化水平。希望学员们珍惜培训机会,交流经验,严守纪律,学有所获,助力体育事业繁荣,为建设体育强国奋斗。”

 

前沿科技与实战经验并重

本次培训为期3天,课程设计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实用化”三大特色。10位国内外顶尖专家组成的讲师团,涵盖运动心理学、生物力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香港体育学院姒刚彦教授以“教练团队心理学资源应用”揭开首日课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张漓、闫琪研究员分别就“能量代谢监控”与“康复体能一体化”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澳大利亚EO公司首席执行官Jaimie Fuller通过游泳项目案例,解析可穿戴设备与大数据分析的实战价值。此外,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孙骁带来的“智慧体育关键技术”课程,以及美国佛州卡里克研究所Monèm Jemni教授关于“爆发力项目生理学研究”的前沿报告,成为学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精英汇聚共谋备战蓝图

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体育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92名学员,涵盖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等多领域骨干。参训学员需通过严格选拔,最终入选者多为长期服务国家队的核心成员。与此同时,本次系列课程内容直击备战痛点,尤其是数字化训练和损伤预防策略,为基层训练提供了可复制的科学模板。培训结束后,学员需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其学习成果将纳入国家队科技保障体系。

 

以科学之名再启征程

随着奥运备战周期进入新阶段,科学化训练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突破瓶颈的关键。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术的碰撞,更是一次使命与担当的凝聚。正如赵杰修副所长所言:“希望全体参训学员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为扎实的行动,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体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国家体育总局 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