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国家队奥运会备战参赛医疗保障服务工作,系统性全面性提升国家队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运动伤病防治工作,9月19日上午,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主办,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承办,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河北省体育局协办的2024年奥运会医疗保障培训班在秦皇岛基地开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汪晓晖、秦皇岛基地副主任丁乐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秦皇岛基地副主任丁乐对与会各位领导、专家、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丁乐介绍,秦皇岛基地始终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工作理念,与四川省骨科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等“中国国家队合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探索做好国家队医疗保障新路径,共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丁乐提到,本次培训班在秦皇岛基地举办,是总局人事司、运医所对秦皇岛基地工作的认可和鞭策。在认真做好各项会务保障工作的同时,秦皇岛基地也安排了相关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有效推进秦皇岛基地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汪晓晖对秦皇岛基地提供的会务保障工作表示感谢。汪晓晖提到,在巴黎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卓越成绩,这背后离不开举国体制优势下不断完善的国家队医疗保障体系,更离不开广大一线医务人员的长年坚守与默默奉献。汪晓晖介绍,正值新奥运周期伊始,本次培训班通过总结上一周期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梳理随队保障、下队巡检、大赛服务中各国家队的核心需求和关键问题,从需求出发,以实践为主,力求增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师资力量上,既有多年保障国家队、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教授,也有技术精湛、敢于创新的青年才俊。在课程设置上,既有通过回顾我国运动医学历史、展望新时代体育职责的宏观视角,也有新周期运动员健康新观点。最后,汪晓晖要求培训学员遵守培训班各项纪律,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提升国家队医疗保障水平的强大动力。
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总局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训练基地、项目协会、国家队合作医院的52名奥运医疗保障人员参加,7名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权威专家将围绕国家队医务人员的专项技能及动手实操能力等方面进行授课,旨在提升奥运医疗保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国家队运动员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助力国家队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医疗保障基础。